首页 | 信息公开 | 基本信息 | 教学管理 | 科研管理 | 学生工作 | 干部人事工作 | 财务资产工作 | 对外交流合作 | 其他 
热点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教学管理>>教学质量信息>>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正文

太原工业学院2014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5-11-23 11:40  

太原工业学院

2014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1.学院概况

太原工业学院创建于1954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为适应国防建设需要建立的一所国家重点中专学校,2007年独立设置为全日制普通本科学校,现已成为以工为主,涵盖工、理、文、法、经济、管理、艺术、教育八大学科门类,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学校。

学院占地面积35.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2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73亿元,其中教学科研设备总值1.43亿元。图书馆馆藏图书总量134万余册(含电子类图书),其中纸质图书76.7万册。学院在编教职工824人,学院教师中专任教师618人,其中高级职称151人、中级职称255人,具有博士学位44人、硕士学位481人,“双师型” 教师103人。

学院以“双优双重”(优势专业、优质教学共享资源、重点实验室和重点校外实习实践(实训)基地)工程建设为基础,持续推进内涵建设,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被列为省级重点扶持学科,应用化学专业获批“本科教学工程”教育部地方高校第一批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5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计算机图形学等3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有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了141个校外实习基地。有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山西省“131”领军人才7人,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山西省教学名师6人。

2.人才培养目标与服务面向

学院秉承“知行合一,行胜于言”的校训,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内涵发展为主线,以协同育人为路径,立德树人、依法治校、民主管理、改革创新,把学院建设成为工程应用特色鲜明和区域(行业)有重要影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育人为本,强化实践,凝练特色,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明确“立足山西,面向全国,联系兵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服务面向,加快建设与区域(行业)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构建了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着力培养“品德优、基础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学院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内涵建设持续推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特色逐步形成,社会声誉日益提升。曾先后获得“山西省高校文明单位标兵”、“太原市平安标兵单位”、“山西省创建平安校园先进单位”、“山西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太原市园林化标兵单位”、“山西省依法治理示范单位”和“山西省文明和谐单位”等荣誉称号。

3.专业设置与学生情况

学院设有13个教学系和2个教学部,36个本科专业(当年新增“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涉及工、理、文、法、经济、管理、艺术、教育八大学科门类,其中,工学专业22个,理学专业2个,文学专业1个,法学专业1个,经济学专业2个,管理学专业4个,艺术学专业3个,教育学专业1个。

学院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近几年,本科生规模不断扩大,专科招生数量大幅减少。2014/2015学年,全日制在校生为14107人,其中本科生为13786人,本科生占比达97.7%。随着学院的育人质量和办学质量的提升,生源质量与新生报到率也逐年提高。以山西省为例,三年来,学院在山西省录取人数保持在录取总数的52%以上,理工类录取分数线分别高于二本控制线5分、18分、29分,文史类录取分数线分别高于二本控制线7分、18分、20分;全校新生报到率分别为89.14%96.24%96.92%,都呈现逐年升高的态势。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1生师比

学院始终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按照“合理配置、优化结构,内培外引”的工作思路,全面实施“人才引育工程”,落实“引进与培养并进”、“学历教育与业务提高并进”、“教学水平与师德水平并进”的“三进”人才策略,整体推动高素质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学院制定了《人才引进暂行管理办法》、《外聘教师暂行管理办法》,积极引进具有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教师,聘请省内高校教师和具有专业(行业)从业资格及任职经历的人员担任教师。学院有专任教师618人,外聘教师133人,折合教师数684.5人,折合学生数14211人(全日制本科生13786人,全日制专科生321人,函数生1040人),生师比为20.76:1,教师数量基本满足教学需要。

2.师资队伍结构

学院采取“内培外引”措施,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学院师资队伍中有教授36人,副教授115人(专任教师中教授31人,副教授97人),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学位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特别是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大幅提高,具体情况见表1

                       1 专任教师队伍结构情况

   

   

所占比例(%

总计

618

 

职称结构

教授

31

5.02

副教授

97

15.70

讲师

255

41.26

助教及以下

235

38.02

学位结构

博士

44

7.12

硕士

481

77.83

学士及以下

93

15.05

年龄结构

35岁及以下

316

51.13

36-45

189

30.58

46-55

95

15.37

56岁及以上

18

2.92

学缘结构

具有外校学缘数

618

100

具备专业(行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

103

16.67

 

3.主讲教师情况

2014/2015学年学院共开设课程704门,公共选修课66门。累计开设本科生课程2801门次,其中,教授授课135门次,副教授授课421门次,高级职称教师承担本科课程门数比例为30.8 %。实际授课教授人数占应授课教授数的91%

4.教学基本条件

学院按照“统筹兼顾、整体规划、分步建设”的思路,实施精品校园建设工程,多方筹措资金,持续加大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和教学仪器设备投入,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保证教学运行经费的优先投入,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2014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402万元,教学科研设备总值达到14373万元,生均教学科研设备值10114元。

学院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备,在2012年完成较大规模基础建设的情况下,2014/2015学年,知行餐厅、27#学生宿舍楼等基础设施又相继落成,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得到持续改善,基本满足了本科教学的需要。目前化工实验楼已破土动工,计划于2016年投入使用。学院基础设施情况见表2

 

2 基础设施情况一览表

项目类别

数量

生均数量

1、占地面积(平方米)

352552

24.99

2、校舍建筑总面积 (平方米)

251968.

 

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平方米)

129020

9.15

实验实习教学用房面积(平方米)

47954

 

学生宿舍面积(平方米)

88119

6.25

学生食堂面积(平方米)

18614

 

3、各类教室

 

 

总座位数

16989

 

普通教室数/座位数

30/2770

 

多媒体教室数/座位数

97/12876

95(百名学生)

语音教室数/座位数

10/608

绘图绘画教室数/座位数

15/585

 

专业基础画室/座位数

3/150

 

4、教学用计算机(台)

3133

22.21(百名学生)

 

学院图书馆建筑面积16810平方米,有阅览座位2797个,电子阅览室座位212个,数字阅览室、自助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图书馆形成了以理工科为主,经济、法律、管理、外语等多学科、多语种、多出版类型的立体文献资源体系。开馆时间每周达108.5小时,节假日全天开放,所有资源全部实行开架借阅。图书资料建设情况见表3

3 图书资料建设情况

1.馆藏图书总量

134万册

其中:  纸质图书量

76.72万册

生均纸质图书量

53.99

电子图书量

58.1万册

2.新增纸质图书量

4.41万册

生均年进书量

3.1

3.2015年订购纸质期刊

780

4.中外数据库数量

20

 

学院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校园网出口带宽434M,拥有信息点数1700个,覆盖了全校教学、办公区域。无线局域网(WLAN)的建设已基本完成并投入使用。网络应用服务有办公系统、教务管理系统、数字图书馆、校园一卡通管理、精品课程、国资设备管理、图书电子资源借阅查询、大学体育与健康网络教学平台等系统。

学院体育运动场馆功能基本齐备,各项运动设施基本完善,运动场所总面积达53600余平方米。现有标准塑胶田径场1块、文体馆1座、室外标准塑胶网球场4块、标准塑胶篮球场25块、排球场7块、拓展及攀岩墙基地1个、高尔夫球练习场1个、健美操、踏板操、形体、体育舞蹈室各1个、跆拳道教室1个、健身房1个、体操场地1块、室外乒乓球场所1处,健身场地2块。

5.经费投入

学院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优先投入保障教学经费,教学日常运行支出逐年增长。2014年教学经费预算总额、教学改革与建设专项经费比2013年分别增加10.92%2.83%2014年度学日常运行支出情况见表4

4  2014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情况

序号

项目

2014

1

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万元)

12244

2

学费收入(万元)

6862

3

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万元)

2547.9

4

在校生人数

14107

5

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元)

1806

6

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

13.3%

7

教学改革与建设专项经费总额(万元)

780.8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1.专业建设

学院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建设和行业产业发展需要,积极应对山西省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努力实现专业群与区域产业链的紧密对接,制定了《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管理办法》,按照“改老、扶优、增新”原则,提升和改造传统专业,扶持和培育优势专业,增设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新专业,灵活设置专业方向,逐步建立了专业动态调整机制。2015年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暂缓招生,增设了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本科专业数达到36个,其中工学类占61.1%、理学类占5.5%,经管类占16.7%,文法艺教占16.7%,形成了“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分布格局。

学院高度重视专业建设,加大扶持力度,以点带面,重点突破,在专业办学思想与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条件与师资队伍、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探索新思路,实践新途径,有序推进机械类、电子信息类、化工类、材料类、经管类等专业群建设,构建起“国家级试点-省级特色-院级优势”三级专业建设体系。现有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院级优势专业建设项目10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实施“3+1”分段式人才模式改革,应用化学专业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开展“模块化”分流式培养,逐步形成了专业群多样化发展的新格局,促进了专业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

2.培养方案

学院根据办学定位与发展目标,将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品德优,基础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院2014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了“整体优化、培育特色”、“强化实践、突出应用”、“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三条基本原则,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突出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构建了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拓展创新教育于一体的“平台+模块”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方案在整体上进行了优化,突出了三方面特色:一是探索实施专业方向课程组合,科学设置模块化课程群,开足开精核心课程,多种选修课程拓展知识面,保证课程体系内容先进、合理衔接。二是分类设置课外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优化实践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和拓展创新能力。三是将社会实践和创新学分纳入培养方案,保证工科类专业的实验实践课时折合学分数占总学分比例大于30%,其它类专业大于25%,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

培养方案强调了能力培养,各专业在编制培养方案时,调研并整理出了学生应具有的专业能力,将课程与能力培养对应起来,形成专业培养能力拓扑图,每门课程、每个环节应培养学生什么能力都清楚地表现出来,使教学单元有了能力目标,在知识体系建立的同时也构建了能力培养体系。

培养方案也体现了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的设计思想,部分专业设置了不同的专业方向与模块化的课程群供学生选择;方案加大了选修课程比例,将部分课外实践活动纳入学分管理,开展学分置换的试点,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开展学科竞赛等活动,满足个性发展的需求。

3.课程与教学

学院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课程建设,坚持以教学模式改革为重点,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深化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改革,努力推进由“知识传授”向“能力和素质养成”的转变,逐步形成了“省院两级”优质课程建设体系。

学院积极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按照“逐级推进、以点带面”的思路,设立了课程建设专项资金,对“优质教学共享资源、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加大建设与奖励力度,建设了1门国家级、9门省级和24门院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9门优质教学共享资源课程。其中2014年院级立项建设14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多样化选择创造了条件,人文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和艺术体育类等公共选修课程的设置,满足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公共选修课管理办法》规范了选修课程的管理,鼓励教师积极开设选修课程。2014/2015学年新引入优质视频公开课教学资源7门,使优质视频公开课程达到14门,开设公共选修课66门次,购买的网络通识课程教学平台也即将投入使用。

学院遵循以能力为导向的育人理念,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积极引导广大教师不断优化教学内容,进行课程融合研究,注重应用型知识的教学,合理把握深度和广度,努力促进课程内、课程间知识融会与融合。2014年,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形势的新需求,配合2014版培养方案的使用,对教学大纲进行了全面修订。

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推进现代化信息教学手段的应用,学院积极组织开展微课竞赛、多媒体课件比赛,鼓励教师建设网络教学资源,探索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2014年共有21门课程获得院多媒体课件竞赛的一、二等奖。

学院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为目标,积极探索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改革,通过观摩课、示范课、教学基本功竞赛、教研室活动、课堂教学基本达标活动等形式,搭建教学经验交流平台,促进教学方法创新。同时积极推进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多样化改革。如《计算机图形学》采取案例式教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过程控制》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加强自主学习。2014年立项省级教学研究课题8项,2014/2015学年共资助院级有关教学方法改革的教学研究课题27项。

学院积极推进考核评价方式改革,构建了多元化评价考核体系。在原有开卷、闭卷、作业等方式的基础上,新增报告+操作、课程论文等多种考核形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和能力考核,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大学体育》借助“体育与健康课程网络教学平台”进行体育理论在线考核,《计算机应用基础》采取无纸化考试,《大学英语》增加口语考试等。

4.实践教学

学院逐步完善了校内实践教学、校外实习实践和大学生创新实践三个平台,形成了“基础训练-专业训练-综合实践-拓展创新”逐级提升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机制,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自主实验和科技活动有机结合,促进了专业知识与实操业务的融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根据《实验教学管理办法》和2014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院全面修订了实验实践教学大纲,以优化实验教学内容为重点,分类设置了基础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有所提高。2014/2015学年,全院实验开出率达到100%,开设的实验课程中,含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达到60%

学院采取措施积极推进实验室开放,制定了《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保证了管理制度、实验时间、场地、经费和指导教师的“五落实”。 2014/2015学年,16个实验教学中心下设的94个实验室中,有59个实验室开放,比例达62.8%,参与学生达8900余人次,基本满足了学生开展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课外科技活动等需求。

学院以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制定了《实习教学工作管理规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和《关于进一步规范实习基地建设的通知》等文件,全面规范了实习基地建设和教学实习环节。现建有山西新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北方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太原市排水管理处污水净化二厂等141个校外实习基地(比去年增加16个)。学院与实习基地共同制定实习大纲与实习计划,增强了应用型人才的适应能力和社会竞争力。同时保证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每年生均实践教学经费详见表5

5 生均实践教学经费一览表

序号

实践类别

生均经费

1

校内工程训练

60/

2

校外专业(生产)实习

150/

3

两课社会实践

10/

4

校外集中毕业实习

350

5

分散毕业实习

150

6

毕业设计(论文)

220250

 

学院制定了《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办法》,加强教学检查和过程监控,确保实习实训质量。同时选拔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和部分企业管理人员或技术骨干担任指导教师,按照大纲要求参与实践教学指导,严格要求学生全面完成实习实训任务。在实践过程管理中,要求实习指导大纲、实习计划、实习记录、工作总结等齐备,采取实习报告与过程表现相结合方式考核实习实训效果,做到了“安排有计划,过程有指导,考核有依据”。此外部分专业还探索尝试了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与学生就业的有机结合,开设了跨专业实训环节,取得了良好效果。

学院坚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将社会实践作为必修环节纳入教学计划。建立了太原卫星发射基地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每年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与社会考察。要求每名学生在校期间从不同角度开展暑期社会调查,完成 3000字的社会调查报告。2014年,学院组织开展了以“转型跨越新发展,践行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3支院级重点实践团队分赴宁武县、神池县、阳曲县开展实践活动。此外青年志愿者协会、红十字协会、“爱心圆梦队”等学生社团都不定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院提供专项经费,确保社会实践效果,同时鼓励和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指导活动,并将指导工作计入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5.毕业设计(论文)与综合训练

学院制定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定》,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全过程进行规范管理和质量监控,对选题、辅导、开题、中期检查、答辩与成绩评定、评选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及材料归档均有明确要求。建立了“院--教研室-指导教师”联动管理体系,紧扣“设计-检查-答辩”三个环节,由院、系两级进行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使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得以保证。同时指导教师由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和部分企(事)业单位具有工程师以上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教师指导学生人数较为合理。为加强训练的实效性,2015届毕业生引进了“大学生论文查重检测系统”,对所有论文进行查重,重复率超出一定比例的论文,严格要求学生限期整改,二次查重仍达不到要求的将不予答辩。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工作,强调选题要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注重与实际应用结合。为保证选题能与实际结合,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毕业设计(论文)在校内审核基础上,聘请校外专家对选题进行再审核。坚持学生一人一题,努力做到真题实做。毕业设计(论文)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中完成的比例超过50%

学院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就专业学习、创新创业、学科竞赛、职业发展等进行分层次、全方位指导:对大一新生重点开展入学教育和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组织编写了《大学生成才导引》,帮助新生了解专业特色,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学业规划;对大二、大三学生,通过“以赛促学”等方式,指导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对高年级学生则侧重就业创业指导,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和《就业指导》课程,并投资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目前基地已初成规模。

四、质量保障体系

1.教学中心地位

学院始终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着力构建教学经费、师资队伍、教学管理、质量监控等保障机制,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条件支撑。学院党委会、院长办公会及时研究教学工作,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对教学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学院有完善的教学工作例会制度、教学指导委员会例会制度、听课制度和院领导联系系部制度,紧紧围绕主要教学环节开展工作。

学院各部门能够积极主动开展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教学、服务师生。“学校围着系部转,系部围着教研室转,教研室围着教师转,全校围着学生转”的服务理念,已经成为学院教职员工的共识。学院利用舆论宣传工具,大力宣传学院“三育人”典型事迹,积极营造人人关心教学、事事支持教学、处处服务教学的良好氛围。

学院坚持优先保证教学投入到位,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学科、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图书的购置,保证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等需求,保证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量和图书数量逐年增加,保证实验实践教学条件不断改善。坚持保证教师优先的原则,在确定编制、招聘、队伍建设、职称评聘、年度考核、评优评奖、培养培训、岗位津贴分配等方面,都向教学一线队伍倾斜,如新进人员中,专任教师占比达85%

2.质量监控

学院坚持“制度系统化、手段现代化、程序科学化和过程人本化”的工作思路,制定了涵盖教学管理、教学研究与改革、教学质量与监控、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教学管理制度,并通过多种形式学习宣传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制度在教学运行中迅速、准确、有效地落实。学院还出台了《关于主要教学环节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监控的相关规定》,实现了教学质量的分级监控。

学院积极推进教学质量标准化建设,制定了《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使教学活动有章可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质量标准进行教学,学生依质量标准评价教师,管理部门依质量标准进行管理、督导和调控,使教学过程的管理质量得以不断提高。

学院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遵循“科学性、全面性、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构建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体系涵盖了教学过程的三要素(办学条件、学生、教师)、四体系(管理体系、标准体系、执行体系、反馈与调控体系),从而实现了三个保障(输入保障、过程控制保障和输出保障)。同时进一步健全了“全程监控、全员参与、多元评价、改进提高”的教学质量管理长效机制:一是由院长办公会议对教学事项进行决策,由教学工作例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其它委员会对相关工作进行部署;二是建立了由规章制度、质量标准、发展目标组成的标准系统,各部门依标准体系进行工作,全体员工各负其责,形成人人有指标,个个讲绩效的良好工作态势;三是开展教学评估、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学生教学信息员等多元教学评价活动,找出不足;四是通过各种形式进行问题反馈,提出整改意见,改进提高。

学院充分发挥教学评估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根据《处级单位年度目标考核实施办法》和《系部年度教学工作评估实施办法》,围绕教学条件、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人才培养质量等全面开展系部目标考核和教学工作评估,并将教学评估结果作为各教学单位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多年来学院始终坚持开展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并将评教结果与津贴发放、评先奖优、年度考核等直接挂钩。此外,还积极开展校内外本科教学工作满意度调查,注重学生、教师、社会各界对教学工作的评价反馈,逐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学院构建了“查、听、督、评”四位一体的多元监督、分类评价的教学质量常态监控体系:一是学期初开展教学秩序巡查,期中进行教学质量专项检查,期末进行考试巡视,通过《教学指导与督导通报》、专项检查报告、考试检查通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反馈与监控。开展的专项检查有:试卷、授课计划、毕业设计(论文)实施过程分项检查、实验教学质量等;二是建立了从校领导、中层管理人员到教师的三级听课制度,成立了教学指导委员会与教学督导队伍,全方位开展听课与督导活动,听课平均达2500人次以上,开展课堂教学基本达标活动,并对课堂教学进行基本达标评价;三是以教育部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为契机,连续三年编制了年度质量报告。2014年,又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研制了我院的《2014年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四是依《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对教学事故进行处理,2014/2015学年年处理一般教学事故17起,重大教学事故3起。

五、学生学习效果

1.营造了良好学习氛围

为加强学风建设,学院成立了学风建设领导小组,构建了党政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一是制定了《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意见》、《学生班级建设条例》、《学生综合素质评比细则》、《学生违纪处分条例》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编印了《学生手册》,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二是定期召开学生工作例会,研究学风建设情况,实行学风建设动态管理;三是坚持“以稳定为前提,以学习为中心,以成才为目标,以管理为手段,以活动为载体”的学生工作方针,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努力营造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刻苦钻研、诚实守信的优良学风。

为了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浓厚的学习氛围,学院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题材丰富的学风教育系列活动。主要包括一年级学生 “阳光长跑”和晨读、集中晚自习;高年级学风研讨会、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以“立志、明礼、勤奋、成长、成才”为主题的新生入学教育活动;以“明确发展、目标管理”为主题的职业规划主题教育活动;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讲堂教育活动;以“感恩学校,文明离校”为主题的毕业生教育活动等。以上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

2.展现良好思想品德

学生积极参与无偿献血、防艾滋病宣传、敬老院慰问、社区服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志愿服务与公益活动,展现了当代青年的良好精神风貌。2011年成立的“爱心帮扶圆梦队”,针对山西省国家级贫困县神池县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进行帮扶,自活动开展以来,志愿者与孩子们书信往来累计2800多封,先后20次走进中心校,用10万字日记、调查报告记录下与这些孩子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每年约有1300余人注册成为青年志愿者,有800余人次参加山西省、太原市组织的各类活动的志愿服务。

3.应届毕业生情况

学院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科学设置课程体系,深化教学方法改革,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专业基本知识与技能,基本达到培养规格要求。2015届应届毕业生有3367人,获得毕业证书3308人,占总人数的98.25%, 获得学士学位3250人,占总人数96.52%,学生考研率11.31%,截止831日统计初次就业率75.62%

4.师生评价与社会评价

2015年本科教学质量抽样调查显示,学生对教学管理和服务认可度为89%,对教学质量认可度为92%;教师对学校工作认可度为96%,对学生学习状况评价的优良率为36.3%

毕业生跟踪调查显示,大多数毕业生认为在母校就读期间获得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为今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对学院教学工作、日常管理、校园文化等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对学院教育教学工作比较满意,对母校充满感恩之情。毕业生对学院整体教育教学工作的满意度及基本满意度达到90%以上。

2014年,学院组织办学质量调研组,对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用人单位代表和校友对我院毕业生在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吃苦耐劳、合作意识、工作态度、学习能力、管理能力、适应能力等方面均给予了较高评价。根据毕业生跟踪调查的统计分析,用人单位对我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的工作表现总体满意度为98%

六、特色发展

1.构建多元培养体系

学院贯彻“夯实基础、强化实践、注重能力、面向应用、分流培养”的教学工作思路,积极探索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逐步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3+1”分段式、“模块化”分流式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学以致用,注重能力培养,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契合度,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注重应用,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学院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逐步构建了以实验和实训为基础,设计和应用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积极推进实验中心(室)开放共享,不断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现了“两个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工程素养与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和“两个养成”(养成对现代企业生产过程的基本认知,养成市场、信息、质量、成本、效益一体化的基本工程意识)。

学院坚持“以练促教”,建立“院--教研室-指导教师”联动机制,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坚持“以赛促学”,遵循“多学科、多层次、广覆盖,求创新”的原则,按照“项目制”管理办法,逐步形成了涵盖学院所有系部的“国家级-区域级-省级-院级”学科竞赛体系,形成了一批凸显专业特色的品牌项目。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节能减排竞赛、工程训练能力竞赛等多项赛事中成绩优异。2014/2015学年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4项,省级11项,院级91项;2014年参加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22项。参赛队共获国家级学科竞赛一等奖6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16项,二等奖22项,三等奖13项。特别是2014年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Cup公开赛(武术擂台赛)非标准平台无差别项目上参赛四支队伍,有一支队伍获全国季军,两支队伍获一等奖;参加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的两个队,全部获得一等奖;2014年参加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原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勇夺冠军,被团省委授予 “山西青年五四奖状。

七、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措施

1.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整体水平需要提高

随着学院的快速发展,学院教师数量、结构不能适应时代需求的矛盾逐渐凸显。一是教师的数量还不能满足要求,生师比接近21:1,与同类学校相比总体偏高;学科之间、新老专业之间教师数量分布不均,生师比不均衡;高水平领军人才数量不足。二是教师队伍的专业技术职务、年龄等结构不尽合理,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仅占20.7%35岁及以下教师占51.1%。青年教师成为学院的主力,并且承担较重的教学任务,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与培训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还存在差距。

学院将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校”之路,紧紧围绕“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步伐,提高师资整体水平;完善教师培训培养机制,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实施“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工程;加强“双师型”和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实施“双师型”教师建设和培训基地建设工程,贯彻《双师型教师培养实施意见》,建立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进一步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倡导积极进取、爱岗敬业的良好风气,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

2.教学行政用房不足,基本办学条件建设需加大力度

一是生均占地面积不足,我院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仅约25平方米。二是教学行政用房和学生生活、学习设施较为紧张。生均教学行政用房9.15平方米;生均宿舍面积为6.25平方米,学生大多住6-8人间。三是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实训场所还比较紧张,实验室总面积还不能适应学院快速发展的需要。四是图书资料数量不足、结构不够合理、特色不够突出、电子资源数据库较少。

学院将继续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将学院东区北面的200余亩规划用地征回,改善学院办学条件;科学合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合理规划教学行政用房与生活用房,科学安排建设计划;合理配置现有实验室资源,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共享实验室资源,提高利用率;适度加大图书资料建设与电子图书资源经费投入,努力改善图书资料结构。

3.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不够深入,特色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一是专业布局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还不够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受限。二是专业优势不够突出,差异化特色不明显,国家级特色专业尚属空白,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尚未形成有较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三是课程体系还不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教学内容还没有充分体现“能力主线”,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应用还不普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还未成型,教学效果还不突出。四是教学资源建设与利用还跟不上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选修课数量偏少,不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充足支持。五是实践教学体系仍不完善,实验室开放程度不高,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实施成效还不明显,毕业设计(论文)还不能完全做到“真题实做”。

学院将根据山西省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优先设置具有地方应用特色的专业,停招或缓招部分就业前景不明,需求不足的专业;积极推进专业内涵建设,继续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专业改革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强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力度,探索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加大选修课程的开出力度,创新实践教学管理机制,逐步强化院系两级管理;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比例,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实验;落实好《创新学分管理办法》,每年拿出100万元作为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科技活动。

4.学习氛围还不浓厚,全员育人联动机制还需加强

一是部分学生学习状态不佳,学习主动性不高,学习自控力、进取心不强。二是学院各部门间沟通协调不畅,学风建设的全员育人联动机制尚不健全。三是部分管理人员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力度不大,指导针对性不强,对学生的影响、激励、引导不够,与“以优良教风促进学风建设”还存在差距。

学院将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解决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深层次问题,实施优良学风建设工程。在全院开展“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宣传与教育活动,将“全校围着学生转”的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加强师德教育与师风建设,要求教师做到严谨治学、从严执教,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以赛促学,继续加大对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扩大学生参与面,激发学习主动性。

上一条:2016-2017学年太原工业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已是尾条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太原工业学院信息公开工作办公室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新兰路31号      邮编:030008
建议使用分辨率1024*768